第(3/3)页 留下刘义符注视着他的背影,紧握双拳,咬牙切齿。 当然,刘义符连个有能力的党羽都没有,掀不起什么风浪。 说句实在话,刘裕都已经允许刘义真弃用刘义符,让他当个富贵闲王,从此,刘义真眼里压根就没有刘义符这号人物,也犯不着与他较劲。 二人的冲突就发生在荷香院外,很快就有亲卫告知丁旿,丁旿不敢隐瞒,将此事禀报给了刘裕。 刘裕没有恼怒刘义真对兄长不敬。 这对兄弟已经因为世子的归属反目成仇,又怎么可能兄友弟恭。 但刘裕也不愿让外人看到他们兄弟冲突,徒惹笑话,既然缓和不了矛盾,就只能将其中一人禁足。 那个人肯定不会是刘义真。 “遣人告诫车兵,让他闭门自省,好生读书,无令不得出庭院一步。” “下吏遵命。” 丁旿欲走,刘裕又问:“车士现在何处?” “听说是往彭城公(刘义隆)的院落去了。” 刘裕闻言,想到刘义真请求自己对待其余诸子,都视同刘义隆,再由他去抚慰。 如今跑去刘义隆的院落,自然是要叙兄弟情话,刘裕止住了让丁旿把刘义真叫回来的念头,转而吩咐道:“传唤征虏(王镇恶)、龙骧(沈田子)二位将军前来见我。” “诺!”丁旿朗声答道。 刘义隆的庭院很冷清,少有人来往。 他虽为徐州刺史,刘裕北伐时,刘义隆还能往刺史府转一转,但刘裕回了彭城后,那些刺史府的幕僚们,即使有事也是向刘裕请示,刘义隆就只能闭门读书了。 他唯一能做的,就是尽量少在刘裕跟前露面,免得父亲看了他觉得心烦。 刘裕对刘义隆的态度自然也影响了许多人。 包括府里的管事、奴仆,也包括他的兄弟们。 当然,刘义隆从未与刘义符、刘义真起过冲突,他对二人没有威胁,又是一个谨慎的性子,两个哥哥也不可能找他的麻烦。 但他们对于刘义隆,多少还是有些冷淡的。 所以,当刘义真出现在刘义隆的庭院外,让奴婢进门通禀后,刘义隆自己都觉得惊诧,赶忙出门相迎。 “阿兄怎地来了?” 刘义隆只比刘义真小了数月,兄弟俩站一起,刘义真也只是比他高了一点点。 对此,刘义真已经很满足了,史书记载,刘义隆成年后,身高七尺五寸,按当时的尺度,足有181.5公分,这在古代绝对算属于高个了。 “三郎难道不欢迎我?”刘义真反问道。 “阿兄莫要说笑,自从听说了阿兄的作为后,弟日夜都在盼着阿兄回来,与我当面细说。” 刘义真习惯性地上手,牵住刘义隆,笑道:“走,去你屋里说。” 刘义隆很惊讶,感觉二哥变了很多,至少他记忆里的二哥待人不是如此的亲和。 他不知道二哥究竟经历了什么,才有这么大的变化,但他喜欢现在这个二哥。 自从三岁时,母亲胡道安被赐死后,刘义隆很少感受过亲情的温暖。 所以,当刘义真主动牵起他手的时候,刘义隆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:“弟全凭阿兄吩咐。” 兄弟二人携手进门,这一幕,也看呆了刘义隆院子里的奴仆、婢女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