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9河阳之战(一)-《刘宋:未满十二,是关中之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诺!”副将答应一声,见于栗磾没有了吩咐,赶忙退回自己的位置。

    于栗磾握紧了黑槊,此刻,他心情激荡,但也没忘了临战鼓舞士气:“儿郎们,看看晋人孱弱的骑兵,他们就是一群绵羊,而我们鲜卑人自小生长在马背上,论马战,我们会输给他们吗!”

    “不会!”六千骑兵齐声高呼。

    后方的奚斤听到呐喊,随即命人擂鼓。

    激昂地鼓声荡漾开来,于栗磾高举黑槊:“晋人已至绝境,成败在此一举,儿郎们,随我杀!”

    说罢,一马当先,带上六千鲜卑精骑朝晋军骑兵杀奔而去。

    副将则领了步卒,保持着阵型前进,在他们身后,还有长孙道生的一万步骑。

    韦士荣出自京兆韦氏,听奉宗族的命令,带二千部曲投奔刘义真,为其效力。

    后来义从军重组,由于他马战功夫出众,且在泾水之战立有功劳,段宏于是将唯一的一军骑兵交到了韦士荣的手上。

    此刻,眼见北魏骑兵浩浩荡荡地策马而来,韦士荣毫无惧意。

    晋军步兵是在太阳底下列阵警备,骑兵却是在林荫处休整,等到魏军现身,才被召集了过来。

    韦士荣也很想碰碰北魏骑兵,反正这一战的胜负关键不在自己身上。

    对于韦士荣而言,今天是一个难得的机会。

    物以稀为贵,正因为晋军缺少骑将,此战如果能够有出色地发挥,得了刘义真的赏识,将来必能被委以重用,飞黄腾达。

    每一个关中士人,都渴望成为第二个杜骥。

    当然,另一方面,这三千骑中,虽然也有韦氏部曲出身的人,但在王修推行均田令,他们的妻儿被迁出韦家坞堡后,就已经与京兆韦氏没有了关系,因此,韦士荣也没必要顾惜将士的性命。

    一将功成万骨枯,如果想要立功,哪能没有伤亡。

    如果是自家的部曲,倒是有可能需要保存实力。

    如今的话,就算出现损伤,战后也能得到补充,就像泾水之战后的飞骑军一样。

    “此战,勇者生,怯者死!众将士,随我杀贼,报效世子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