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令君之意?” “我欲恢复度田收租制,有些苛捐杂税,能免则免。”刘义真终于道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。 度田收租制,即度田而税,丈量实际耕地面积作为计税基准,按亩收税。 当初东晋之所以废止这一制度,是因为随着士族豪强们侵占的田地越来越多,他们所需要承担的田租也就越来越重,发展到最后,士族豪强抗法,拖欠田租多达五十余万斛。 朝廷无奈,只能转而推行一刀切的口税米三斛。 但刘家不是司马家,不会因为士族抗税而毫无办法。 毕竟刘家的基本盘不是士族的支持,而是京口武人。 如今的士族,经历过孙恩、卢循之乱,以及刘裕推行的义熙土断后,也不复当年的强盛。 刘义真有把握以恢复旧制为名,将所谓的‘口税米三斛’废止。 徐羡之眉头紧锁:“此举恐遭朝野非议。” 在古代,掌握话语权的从来都不是穷苦百姓,而是士人。 徐羡之赞同刘义真免除通租宿债,但如果是恢复度田收租制的话,就有些犹豫了。 刘义真笑道:“我自当遣使往彭城,得到了宋公的首肯再行颁布。” 施恩于民,刘义真可以自己做主。 侵害士族利益,就需要刘裕帮他站台,否则必定阻力重重。 刘义真今日与徐羡之提及恢复度田收租制一事,也是想通过徐羡之的口将这件事情宣扬出去,看看究竟有哪些人激烈反对,只作门户计。 徐羡之刚走不久,刘乞又进门通禀:“令君,始兴郡公在外求见。” 东晋的初代始兴郡公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导,如今在门外求见的则是王导的玄孙王恢,暂任游击将军一职,与骁骑将军分领命中督,掌宿卫之责,秩四品,隶属中领军,是刘义真的直接下属。 晋朝禁军分为左右二卫,在二卫之下,又有五部督,即命中督、虎贲督、羽林督、异力督、上骑督,换而言之,王恢这位游击将军执掌了建康十分之一的禁军。 当然,如今的禁军已经不驻台城了。 ‘他来作甚?莫非是禁军出了乱子?’刘义真暗自疑惑,而后催促刘乞:“快快有请。” 片刻后,王恢跟着刘乞进门。 “下官拜见令君。” “始兴公与我是姻亲,何需多礼。” 刘义真的二姐刘荣男便是嫁给了王恢之弟王偃,前两年成的亲。 王偃如今就在建康做官,因为是刘裕女婿的缘故,年仅十八岁,就已经当上了黄门侍郎,是皇帝近侍之臣,可传达诏令,无常员,五品官,年俸六百石。 听刘义真提起姻亲二字,王恢立刻红了眼睛,恳求道:“吾弟危在旦夕,还请令君出手相救” 刘义真大惊失色,这建康城里,还有人敢加害他的姐夫? “何人如此大胆!” 王恢直言道:“正是吾弟之妇,令君之姊。” 刘义真愕然,他回忆了一下记忆里的二姐刘荣男,似乎确实是一个脾气暴躁的性子,对家中奴婢动辄打骂,但就算因为夫妻间的小事闹了矛盾,也不至于谋害亲夫吧。 王恢心急不已:“性命攸关,还请令君切勿迟疑。” 可是看到王恢如此急切,刘义真又不得不信,只得让刘乞通知臧质,集结守候在大司马门的亲卫,护送自己前往始兴公府。 进入王家府邸,有王恢这位始兴郡公带路,自然畅通无阻。 行至姐姐、姐夫的院落,刘义真隔着一堵院墙,就听到了院子里的鞭挞声、以及王偃的惨叫声。 刘义真顿感不妙,连忙加快了脚步。 行至院门处,赫然望见王偃被光着身子吊在树上,树下有一名悍妇手持长鞭,打得他皮开肉绽,连连求饶: “夫人,我知错了,快别打了,求求你,哎哟,别再打了.” 那名悍妇正是刘义真的二姐刘荣男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