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与此同时,孙夫人又受了冷落。 如今刘义真已经当上了世子,刘裕也不必要再给孙夫人特殊待遇,自然也不会再常住孙夫人的荷香院。 好在孙夫人自己也不在乎受不受宠了,她的儿子都已经当上了世子,这座宋宫,除了萧太妃,还有哪个妇人能比她更尊贵。 次日一早,刘裕命人把刘义真唤到跟前,同他商量道:“为父如今卸去了司州刺史,欲以车儿(刘义隆)镇洛阳,车士以为如何?” 刘义隆此前是徐州刺史,如今徐州成了宋国的封地,自然也不可能再设徐州刺史一职。 刚好刘裕自己也卸任了司州刺史,所以想到要让刘义隆镇守洛阳。 刘义真反对道:“父亲,洛阳四战之地,黄河并非天险,一旦魏人大举南下,则洛阳危如累卵,三郎年仅十二,如何能够维系大局。” 但刘裕却有不同看法:“为父留你守长安时,你尚且未满十二,不也为我平定了关中吗?” 刘义真无奈,只得提议道:“父亲不妨唤来三郎,问一问若使他镇守洛阳,他该如何行事。” 刘裕皱起了眉头:“车士为何执意反对。” “孩儿与三郎有过承诺,不会使他身陷险境,孩儿不愿失信于弟。” 刘裕闻言,沉默片刻,让人把刘义隆唤了过来。 刘义隆来时还有点忐忑,直到看见二哥也在,这才有了主心骨。 “车儿,为父欲使你出镇洛阳,但你阿兄反对此事,为父且问你,你可愿往?” 刘义隆面对刘裕的问题,看向了刘义真,刘义真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。 然而刘义隆却道:“孩儿愿往。” 刘裕注意到了此前刘义真与刘义隆的眼神交流,他疑惑道:“你不害怕?” 刘义隆如何不怕,洛阳直面北魏的军事威胁,哪有留在彭城舒心且安全。 他坦言道:“孩儿害怕,但孩儿不愿阿兄为了我,而与父亲再起争执。” 刘裕看到这一幕,不禁老怀大慰,也暗自庆幸自己当初同意了刘义真的请求,成全他与兄弟的手足情谊。 为此,刘裕甚至冷落了同样受到他喜爱的第五子刘义恭。 如今看起来,这种付出是值得的。 刘义真对此也大受感动,他自己就是个老戏精,能够分辨出刘义隆确是真心实意。 “三郎.”刘义真话刚出口,就被刘裕抬手阻止。 他问刘义隆:“车儿,你且说说,如果魏人南下,应该如何应对。” 如果是问刘义隆,应该如何治理地方,他虽然年纪小,但多少也能答上一些。 如今问他如何抵御外敌,刘义隆可就抓瞎了,他想了好一会,壮起胆子试探着说道:“不如深沟坚垒以拒之?” 刘裕闻言,微微摇头,他也看出来了,刘义隆不是他二哥。 当然了,像刘义真这样早慧近妖,且兼通文武的,放眼古今也没有几个。 刘义真见状,插话道:“父亲,孩儿以为,司州乃边陲,选拔刺史,当重武功而非文治,需以大将镇之,相国右司马朱龄石,有将帅之才,可为良选。” 刘义隆偷偷瞥向刘义真,他就知道,二哥不会让自己身陷险境。 刘裕闻言,甚觉有理。 以朱龄石的资历,外放为刺史并无问题,原时空中,就是他奉命入关接替刘义真,为持节、都督关中诸军事、右将军、雍州刺史。 而刘裕对朱龄石也并不存在信任问题,否则也不会在自己北伐时,留朱龄石带兵入建康,守卫殿省。 他之前考虑刘义隆,也不过是被刘义真的成功冲昏了头脑,想要复刻罢了。 或者说,想要历练刘义隆罢了。 刘裕虽然不喜欢刘义隆,但他对于这个儿子并非一无所知,相反,刘义隆镇守彭城时的一些良好表现,刘裕都有耳闻,他很清楚刘义隆是个可造之材。 只是如今既然知道刘义隆在军事层面一窍不通,自然放弃了这个想法。 “就依车士所言。” 听说自己丢了司州刺史一职,刘义隆心中欢喜至极,洛阳那地方谁爱去谁去,他就想跟二哥在一起。 以前父亲不疼,兄弟不爱,刘义隆不得不对自己严格要求,府中幕僚也因此对他多有赞誉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