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陛下睿见高远!拓跋珪之殒,是心乱与德失的双重报应。” “他忘了帝王职责在安邦定国,忘了治政应明辨是非、克制私欲,落得此下场,实乃必然。” “如今大清强盛,四海称臣,更要严防此类荒唐渗入朝纲。” “臣请旨——命宗人府彻查宗室子弟。” 凡有沉溺毒物、放纵私欲之辈,无论世系尊卑,一律禁闭府中深刻反省。” “每日抄写大清律戒私篇百次,由宗人府卿监督。” “若有敷衍,加重责罚,直至幡然醒悟。” “着令顺天府尹会同步军统领衙门共同严查京城所有药肆。” “凡是暗中贩卖寒食散及类似毒剂者,一律抄没全铺家产,充作国库赈恤灾民之用!” “药铺掌柜及牵连人员,一概发往伊犁苦寒之境流放,永远不得踏入京都半步,以儆后人!” 乾隆的视线掠过案几上的珐琅彩瓷瓶。 指尖轻抚着“耕织图”中农夫的形像,语调陡然变得冷厉: “再传旨意,命翰林院编纂历代昏君录。” “将拓跋珪之荒诞事迹详尽记载,既要写他如何沉湎毒物——” “如何疑心滥杀,也要将他死后北魏动荡之状原原本本呈现——” “宗室内讧,半字不得遮掩!” “书成之后,除满朝官员日课必读,还须命各州县学宫誊抄张贴,使天下士子皆知‘昏主误国,心乱则亡’之理。” 他移步至殿心,透过琉璃穹顶远望海晏堂。 乾隆的声音带着帝王独有的肃威: “朕要让大清上下明白,天子的心性,是社稷安稳的基石;帝王的品德,才是万民福祉的根本!” “若有人效仿拓跋珪般沉溺私欲、迷失心智,无论是宗室贵胄还是朝廷重臣,无论功劳多大,朕必立斩不赦!” “大清的繁华,绝不能葬送在荒唐愚行之中!” “还有!” 乾隆补了一句,“令步军统领衙门加倍巡视京城。” “凡在街巷传播‘毒物无害’、‘纵情享乐无妨’等谬论者——” “一律拘拿讯审,如查到幕后指使,务必彻查归案,绝不可轻饶!” 让京城乃至四方百姓都知晓:大清律例不可触犯!” 和珅再次伏身领命,语气恭敬到极致: “臣遵奉旨意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