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6章 朕要逐句把关,务必做到字字如针——!!-《我,刷短视频,帝王集体破防了!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大清自太祖创业,太宗拓基,世祖奠定江山,到朕手中方成盛世,实属艰难。”

    “黄河安,则百姓稳;百姓稳,则社稷固。”

    “绝不可因谁的荒诞、谁的愚昧,毁了这来之不易的太平。”

    “朕主持政务四十余载。”

    康熙语气沉沉而坚定,“深知‘守正’之难。”

    “昔年平定三藩,皆因心智坚定、群臣辅佐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治河抚民,更需朕持守清明、务实之心。”

    拓跋珪的前车之鉴,须镌刻在朕与所有臣子的心头。

    无论位高位卑、无论初年暮年,都要时刻洁心慎行,克制欲念,踏实为民。”

    他转向张廷玉,语调中带着不容置疑:

    “传旨——令各地督抚将帝王暮戒录的宗旨通告州府。”

    “让地方也懂得‘暮年守正’乃立国之本。”

    “太医院同时编毒物危害录,将拓跋珪因寒食散失智的案例列为首篇。”

    “分送全国药铺,让百姓明白毒物误身误国。”

    “从朝廷到民间,皆成‘固心守正、节欲自持’之风!”

    张廷玉拱手受命,斩钉截铁:

    “臣领旨!”

    “臣即刻召宗人府、顺天府及翰林院诸臣。”

    “保陛下旨意三日内落地,绝不叫拓跋珪的荒唐在大清重演,绝不让百姓再受昏君之苦!”

    康熙手指掠过“北魏纪”,目光停在拓跋珪早年平定北境的篇章,神情复杂——

    既有对雄主堕落的叹息,也有对自身的警惕。

    他执起朱笔,在“拓跋珪少年英勇,暮年失度”旁,又添了一句:

    “君王能守清正不移,方可社稷长安。”

    畅春园外,微风轻扬,夹着牡丹香气。康熙望向升起的炊烟,暗自思忖:

    “祖宗打下的江山,仰赖臣民同心、百姓信服。

    唯有守心守正、务实为民,才能延续盛世,让万民安乐,方能无愧祖宗与后人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