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赵匡胤微微颔首,再度取起几案上的粮草簿册,手指在“庆州炭薪”上轻轻按了一下。 他想起自己昔日戎马生涯,寒风刺骨之际仍着薄甲冲锋,那种如刀般的冷意至今挥之不去。 如今身为九五之尊,他绝不能让麾下兵士再承受那般折磨,更不能让百姓重新陷入烽烟深渊。 他执笔,在名册旁添写一行: “令延州、庆州守将每五日进呈军务与补给奏牍。” “若有匮乏,可直接呈报枢密院,不得耽误片刻。” 记录完毕,他搁下笔,抬眸望向天幕逐渐散去的光影,眼底尽是坚毅。 他明白唯有秉持实政,才可稳固大宋根基,使百姓真正安乐,绝不让拓跋珪的荒诞再临人间。 紫宸殿外,微风掠过,携着腊梅清冽的香。 赵匡胤凝望远处缓缓升起的炊烟,那些白雾从汴京近郊的村舍缓缓升起,悠悠融入长空—— 那是民生安泰的象征,是他昔年舍命守护的图景。 他心中暗道—— 大宋这棵根基,唯靠君臣同心、脚踏实地方能巩固—— 绝不可因荒诞妄行或心智失常,让这得来不易的太平毁于一旦。 …… 洪武时期! 紫禁城金銮殿内,晨光透过高窗,在御案上投下一片明亮。 桌上摊着大明律中“禁用毒物”条文的修订稿。 朱砂批注“私造寒食散者斩”笔迹犹湿,锋芒若刃,彰显着不容抗辩的威势。 朱元璋指尖捻着狼毫,正与詹同、蒋瓛商榷细节—— 他亲笔补上“私藏毒物逾五两者同罪”的新条,锋尖悬而未落,天幕骤然显影,让他浑身一震。 鎏金辉光铺满墙壁,拓跋珪被母熊撕裂的惨状直冲眼帘—— 玄黑猎服被利爪撕烂,血水浸透衣襟淌落马腹,帝王的嘶嚎与熊啸交杂; 最终定格在他那双满是惊惧与怨愤的眸子。 朱元璋猛握狼毫,笔杆被捏得弯曲,指关泛白,甚至渗出点点血丝。 “此等昏君,罪有应得!” 他怒摔狼毫,龙袍下摆掠过大明律草稿,纸卷翻飞散落。 第(1/3)页